2016年9月27日,我有幸听了王家鹏老师关于“元明清宫廷佛教艺术”的讲座,使我感受颇多,受益匪浅。讲座上,王家鹏老师为我们梳理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,以及佛教艺术在各个时期的特点。让我在佛像艺术方面增长了见识,收获了知识。
儒、道、佛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在华夏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。其中佛教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6-公元前5世纪,在中印度恒河一带流传,由释迦牟尼所创立。两汉时期正式传入中原,直至唐朝玄奘远行印度留学佛法,并回国后翻译经书编写著作,使得印度后期佛教哲学和大、小乘佛教经典,在中国得到广泛流传。到了元明清时期,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颇为深刻,尤为重要的是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佛教体系影响至今。
佛教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中,产生了许多工艺品,王家鹏老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佛像不同年代的工艺特征,以及佛像的服饰、姿态、面相来判定佛像的身份。从历史的发展来讲,佛像从印度风格融合汉文化演变,面容也变为中原人的相貌。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,佛像主要以青铜像为主,佛陀头顶高肉髻,菩萨头戴花冠或三叶冠。他们都面相方圆,颧骨略显突出;躯体粗壮,肩宽腰细,高乳大臀,姿势呈三折枝式,衣着背光则显简洁。在故宫博文院的梵华楼中,收藏着清朝皇宫供奉的786尊金铜佛像,是中国藏传佛教造像体系完整、品相完好的珍稀文物。这786尊铜佛按照藏传佛教显宗、密宗四部分为六品共设于六室。每品主尊佛9尊,配供小佛122尊。每尊小佛莲座刻汉文佛名,题记清晰,分布明确。通过786尊佛像可清晰体现,在这庞大的佛教体系的身份地位,以及身份象征的特征。
此次讲座,让我感到佛学渊博广大、历史深渊,作为佛教艺术品而言,不仅要有精美的外观,更应有佛的文化,作为工艺艺术品的从业人员需要耐心浅学佛法,将我们的佛教艺术品弘扬推广,讲解好每一件大师作品所蕴含的佛理,让每一件艺术品散发佛光,将佛的真善美带给广大消费者。
北京工美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
作者:李晨皓
2016年10月